close

❤《成績單》:一則杯葛分數的故事❤

 

在捷運上,一位母親憤怒地對她兒子說:「你為什麼總是考 得這麼爛,補這麼多習都沒有用,笨得跟豬一樣。」
她連罵 了三次豬,兒子氣不過,就頂回去說:
「我考不好,妳說我 是豬,我考得好,妳又說我是猴子稱大王。你究竟是我媽還是動物園園長?」
旁邊的人都忍不住笑起來。站在我旁邊的同事,從背包裡拿出一本說:《成績單》,說:
「這是我兒子叫我看的,我已經看完,你要不要也看一下?」
我回家把它看完後想道,或許我們也該來發動一個杯葛分數的運動。

這個故事大意是說,大人都是以分數來評量孩子,成績好,就是好學生,不管她平時是什麼行為,
成績不好,就被人看不起,在班上變成被嘲笑的靶子。
諾拉是個高智商的孩子,不忍看到同學史蒂芬因為成績不好,
整天被人捉弄。所以他就故意不考好,希望老師和同學不要以分數取人。
當然,一個好學生,功課突然一落千丈時,
會引起校長、老師、父母的關心,故事發展到最後,全班杯⋯⋯
葛考試,抗議學校考試內容都是記憶式的,只重視分數。
社會科考「經濟大蕭條時,美國的總統是誰?」學生就答「唐老鴨」「貓王」,
全班考零分。於是事情大條了,督學來了,
全部的家長都來了,三堂會審,審諾拉和史蒂芬。書中有幾段話很發人深省。

★考試是要了解學生學到了什麼

台灣很多老師以考倒學生為原則,越是明星學校,題目越是出得難,
常聽到學生說能考個七十分就不錯了。但是考試的目的不是想知道學生學到了什麼嗎?
考得很難會失去區辨力,只會使學生感到挫折而已,並沒有任何好處。
我們一定要記住「考試只是評量的一種方式,不是唯一的方式,更不是最好的方式」。
公平和公正有差別,叫老鷹和小鳥一起飛是公正,但不公平。

★成績好≠聰明,成績不好≠笨蛋

諾拉說得好:「有件事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說出來,就是成績差常讓他們覺得自己是笨蛋,但這不是真的。
好成績會讓另外一些學生以為自己很優秀,可是那也不是真的。
所有學生都開始競爭、比較,聰明的學生覺得自己更聰明、更優秀,十分高傲自負;
普通的學生覺得自己很笨,好像自己一無是處。
而本來應該幫忙孩子的家長和老師並沒有幫上忙,只是增加更多的壓力,
還製造越來越多的考試而已。」這段話把很多的孩子心聲講出來了。

★學習是愉快的,不應該是負擔

幸好不是所有的老師都贊同這種方式,有個管理圖書館的老師,
就不贊成學校要她依學生運用圖書館的表現打成績。
她說圖書館不是為此而存在的。
其實閱讀課要打成績也跟上圖書館要打成績一樣荒謬,閱讀的目的不是寫報告,
它把一件很愉快的事變成負擔了。
難怪一個學生說中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把所有愉快的事都變成功課。

★學習曲線不是一條直線,請容許每個人的學習速度有快慢之分

中國人常常只重視最後的結果,不注重過程。
其實,學習是最不能只看「最後結果」〈end result〉的一件事。
因為學習跟神經迴路連接和固化〈consolidation〉有關係,
這兩件事都需要時間來穩定。
我們的學習曲線不是一條直線,它是貝殼狀的,學一陣子後,上升一個階段,
在一陣子,又上升一個階段,它不是立竿見影的,
所以不能性急。
每個人的學習速度不同,定期的考試對學習慢的人就不公平,
他不是笨,他可以學,只是需要的時間比人長而已。

分數的迷思已經殘害了很多孩子身心的健康,是該停下來檢討的時候了。

洪蘭 教授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天蠍星媽 的頭像
    天蠍星媽

    ~★當天秤遇到天蠍★~

    天蠍星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